終於等到這部電影上映,很興奮地買了票,不意外地,高雄華納電影院內這一廳的人,少得有點可憐。
巴黎我愛你共有18個小故事連串每個導演對巴黎的詮釋與定義,各有其特色,相當精彩。對於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,要構思一部長篇劇作要有一定組織與嚴謹;如要構思一部短片則需要有一定的說故事能力,要在有限的時間裡,貼切、精準地傳達自己想要說的事情,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。也因此,我很佩服能把短片拍得很棒的導演。




14區 14e arrondissement
導演:亞歷山大潘恩 Alexander Payne

18部短片裡,除了杜可風讓我有點失望之外,大致來說,都展現了一個導演具有說故事的能力。就一個旅人看電影的觀點,我覺得亞歷山大潘恩的第十四區,完美地說出每次旅行的那種莫名的感受,旅行的意義,讓人看完忍不住想要流下認同的眼淚,想要抱著故事中那個胖女人,跟她說:『嗯,我完全可以明白你要說的感覺啊。』
亞歷山大潘恩從「心的方向」到「第十四區」都與旅行有關,也透過旅行,讓在疏離的人際關係中的小人物,發現一點生命存在的價值,或者說是活著的喜悅吧!


杜樂麗花園 Tuileries
導演:喬柯恩 Joel Coen


看完柯恩兄弟的杜樂麗花園,腦海微微浮現:「啊,這樣說雖然有點誇張,不過以觀光客角度來說,巴黎地鐵站還真是危險啊!」
這跟『巴頓芬克』中的柯恩有點不同,不過還是隱約有柯恩兄弟的味道,這是一段有巴黎的骨架,體內流有黑色幽默的美式味道。



第16區 Loin du 16e
導演:華特薩勒斯 Walter Salles

由中央車站的導演華特薩勒斯所導的第十六區的故事,是18部短片中,我個人最喜愛的。故事架構也許跟一般人既存的巴黎非常不一樣,從頭到尾,除了末尾的對話之外,沒有一句台詞,只見女主角對著不同的嬰兒哼著安眠曲,以及一大早趕路坐車。看似沒有意義的畫面,其實蘊含著許多社會隱藏性的問題,這果然是華特薩勒斯犀利內斂式的電影語言。


蒙馬特 Montmartre
導演:布魯諾波達利斯 Bruno Podalydes

談到巴黎,實在沒辦法不談談愛情,18段小故事中,說了很多有關愛情的觀點,每一段都很精彩,也都很耐人尋味,18段中最像巴黎的法式情愛應該屬於布魯諾波達利斯的『蒙馬特』,光前面男主角(也就是導演)搶車位後的那一段王老五旁白,簡直就像是跟觀眾宣示一般地說:『以下你將要看的是講巴黎的電影喔,就算演員講著英語,還是與巴黎脫不了關係喔。』這樣一部很像巴黎的電影,排在第一段出現,自有其意義。
這部電影講了很多愛情,我喜歡「巴士底區」那個中年男子在妻子過世之後,每見紅衣女郎時心頭那一悸的感動。也喜歡「聖丹尼斯」中的視障男孩帶著試鏡的女孩穿梭巴黎小巷的自在與純真愛情。



聖丹尼斯 Faubourg Saint-Denis
導演:湯姆提克威 Tom Tykwer


巴士底區 Bastille
導演:伊莎貝拉庫謝 Isabel Coixet

對於驚聲尖叫導演所拍的「拉雪茲神父公墓」,覺得簡單小品,不失有趣,只是會讓人一邊看著這部短片,腦海裡還殘留一點驚聲尖叫的畫面。  

拉雪茲神父公墓 Pere-Lachaise
導演:韋斯克里文 Wes Craven

由女性印度裔導演古蘭德恰達所拍的塞納河畔,用年輕男女單純邂逅為主軸,輕描淡寫地觸及到多元文化的尊重,從這個段片,呼應時局﹝荷蘭政府剛剛通過在公共場合不准穿戴遮住臉的服飾﹞,讓人覺得,一個大有為的國家,應該更懂得尊謙外族文化。而旅行,某種精神上來說,不也是要旅人用感官去接觸這個廣大的世界嗎?唯有瞭解,才會更懂得謙虛與尊重,也唯有此,才能獲得他人的尊仰。



塞納河沿岸 Quais de Seine
導演:古蘭德恰達 Gurinder Chadha

我很喜歡瑪黑區這一段充滿自我舒發性的對談,某種層面來說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自我意識高漲,無法不說的情況產生。面對那個神秘、寡言的男子,男孩無法不表達自我的感受。在他的眼中,那個沉默不語的男子,有著惜言的大智,但事實上,卻跟其想像的差很多,也是這段戲最值得玩味的地方。


瑪黑區 Le Marais
導演:葛斯范桑 Gus Van Sant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