たこ梅〈蛸梅〉,是池波正太郎筆下介紹的老字號關東煮店舖。上回,在京都蛸長有美好的初遇後,對於關西風味的關東煮就十分感興趣。這一回要來大阪,便把蛸梅收在必吃名單中。
訪大阪時,正值蛸梅本店裝修停業中。於是目標設定在分店「新梅田食道街」內,位於此行下榻的希爾頓飯店很近,搭晚班機到大阪後,風塵僕僕地抵達飯店、卸下行李,還沒入房門,便匆匆趕至新梅田食道街,深怕錯過蛸梅的Last Order時間〈22:30〉。
掀開暖廉,店內正值人聲鼎沸,吧台客座幾乎全滿,清了位子入座,發覺這兒氣氛跟蛸長有點不太一樣,好像熱鬧多了點、酒酣耳赤多了點。如果蛸長會讓我想起小津安二郎的電影,那麼蛸梅恐怕會讓我想起伊丹十三早期的電影作品吧。
蛸梅菜色頗多,點了幾樣當季食物,店家便在桌上放了各種顏色的牌子,待食物端上,再把牌子收在桌前的籃內,以便結帳時算帳,頗有意思。
たこ梅〈蛸梅〉自弘化元年(1844年)創業以來,在鰹魚高湯中加入「さえずり」(鯨魚舌)等材料慢火燉煮,每天不斷加入高湯,堅持獨特的口味,廣受大阪人喜愛。
初春時令,依照店家季節推薦,點了沙丁魚做成的魚漿丸和一種名叫「ふき」的菜(蜂斗菜),果然十分美味。
這種油炸豆腐包在京阪一帶稱為飛龍頭,算是關西的家常菜。據說這道菜是庶民用豆腐仿雁肉而由來的,後來演變成精進料理常用之素菜之一。飛龍頭通常會包有百合、白果、馬鈴薯泥之類的食材。
甘露煮的章魚雖沒有如蛸長來得柔軟,不過也相當新鮮,多了點嚼勁,不過因為是甘露煮,所以比較甜了點,有點不習慣。
店家標榜章魚都經過嚴選,主要來自瀬戸内海の明石一帶。為什麼明石的章魚如此盛名呢?因為這一帶的海流十分強勁,所以章魚在此生存必需有更大的活動力,也因此造就出此地的章魚咬勁較富彈性。
蛸梅最為自豪的還有鯨料理,像是鯨赤身、鯨すじねぎ袋、鯨すじ 等名物,不過對鯨魚實在興趣缺缺,自然是擦身而過。
喝了點小酒,吃點關東煮,填飽肚子,滿意地起身結帳,這帳單果然是比蛸長平易近人許多。
步出新梅田食道街,外面忽然下起雨來,為了等雨,索性又在街旁點了份章魚燒,唏哩呼嚕地吃起來,雨,就讓它下吧,我這胃,有大阪平民庶食溫暖著,也就夠了......。
又學到一課了~<br />
我這次去東京也有吃關東煮,<br />
不過要先等我寫完高尾山......
我以為要像漫畫"將太的壽司"裡頭描述的一樣<br />
先用蘿蔔煮過軟化比較好吃?!
寫美食看多了,敬啟了個念頭想試一次美食之旅了呢!
向我嘴笨文筆差,<br />
只會酒肉穿腸過。<br />
<br />
TH<br />
我不是很喜歡吃關東煮耶<br />
不過妳的食記寫起來,就很美味<br />
等著你寫喔.<br />
另外你的高尾山之行,真的是很悠閒ㄟ<br />
下回到東京,也想去走走<br />
<br />
Dear懶骨頭<br />
恐怕我用"咬勁"這個字眼有點不恰當吧<br />
正確說來,這章魚雖然煮得相當軟化但是還不是那種沒有彈性地軟趴趴<br />
是吃起來有點彈性的柔軟,所以我才用有咬勁這樣來形容<br />
<br />
Dear rolla<br />
這回京都大阪行<br />
回想起來 <br />
我好像大多在做食的功課ㄟ<br />
<br />
Dear Phoenix<br />
如果你寫美食之旅應該是很棒<br />
我相當喜歡你寫得那段十二段家食記ㄟ<br />
很有趣又很生動<br />
<br />
Dear TH<br />
我是貪吃貪喝之徒<br />
這種寫法 <br />
比較順手 <br />
倒也談不上文筆啦<br />
你的遊記每每寫得詳細<br />
對我而言 這就比較難點<br />
<br />
Dear Angel<br />
這家生意真的是好到嚇死人<br />
不過坦白說 我還是比較懷念蛸長的滋味ㄟ<br />
這家的關東煮太甜了點<br />
<br />
<br />